close
近日有消費者台中二手餐飲設備估價發現,在上海紅遍朋友圈的連鎖餐廳“一籠小確幸”多傢門店均已關閉。
記者從上海市食藥監局瞭解到,“一籠小確幸”虹口龍之夢店等4傢門店被消費者投訴在用餐後發生胃腸道不適。有關區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“一籠小確幸”上海地區所有9傢門店及中央廚房停止生產經營,查封相關食品及其原料等,並對本起事件的原因展開調查,對相關食品進行送檢。同時,已要求網絡訂餐平臺下線“一籠小確幸”所有上海門店。
事實上,作為創辦至今隻有一年多的餐廳,“一籠小確幸”的走紅堪稱神速。
有媒體曾統計過,該店平均排隊2小時,日翻臺12次,單店坪效(每坪面積上可以產出的營業額,1坪=3.3平方米)1萬,而這支創業團隊的年均年齡不到28歲。
今天,《國際金融報》就來起底“一籠小確幸”背後的商業操盤手。
位於上海浦東正大廣場7樓的“一籠小確幸”分店,卷簾門拉下,張貼著“休息中內部整頓”的告示。隔壁餐廳的員工告訴記者,該門店已經關閉兩天瞭。
隔著玻璃卷簾門可以看到內部的開放式廚房。“一籠小確幸”采用的是明檔式廚房,菜品以蒸菜為主,很少炒菜。
“一籠小確幸”官方微信賬號表示,在關註到有顧客反映在部分門店用餐後出現腹瀉問題後,店方第一時間與顧客取得聯系,瞭解診斷情況,並表示歉意。
目前,餐廳關停瞭所有門店即刻啟台中中古餐飲設備動自查,從員工、原料、設備到餐具逐一排查,配合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檢測。大眾點評平臺上的所有門店頁面,在相關部門介入後下線。
面積約200平米的店內開拓瞭一小塊“解憂雜貨鋪”做日式雜貨販售區,貨架上的這隻搪瓷茶罐售價50元。
“一籠小確幸”兩位創始人——殷良、張靚是一對夫婦,都是1989年出生。2016年初,“一籠小確幸”旗艦店進駐上海最火的商圈——人民廣場附近的來福士廣場,憑借一抹清新薄荷綠的文藝范,和全國首創的“港式點心+花樣糖水”模式迅速走紅。
“一籠小確幸”餐廳內景。
該店鋪人均消費70元,定位於高端商業中心的餐廳店,目標消費群體是年輕女性。
相較於眼下不斷冒出的網紅餐廳,它們的用戶畫像基本相似,產品標準化程度高,選址邏輯相同。也就是說,內核基本一致,找到一個群體,然後為他們輸送不同的東西。
“一籠小確幸”開拓一塊地方販售日式風雜貨是這樣,公司開拓新品牌的邏輯也一樣。隻要是能吸引年輕女性群體的,都鼓勵大膽開發。
餐廳外的商場立柱上印著菜品宣傳圖案。
一般來說,餐廳要賣什麼,定價多少,基本由研發團隊完成。但在“一籠小確幸”,研發團隊隻負責執行,至於他們研發的方向,以及研發出來的東西到底能不能推向市場,最終都由產品團隊來決定。產品團隊專註於發掘用戶需求,運用互聯網思維,產生一個想法後,把功能和訴求告訴給代碼工程師,又把內容、經營、管理傳達給運維團隊,最終變成產品。
不斷有顧客從餐廳門口經過,隻是沒有瞭往昔的排隊場景。
創始人殷良和張靚,雖然年紀輕輕,卻已經有瞭多年的餐飲創業經驗,從大三就開始踏入餐飲行業。他們一個畢業於復旦大學,一個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。還在念書時,他們就把復旦大學門口一傢僅6平米,卻每天都要排隊幾小時才能買到的創意美式加州卷,通過加盟的形式引入松江大學城,拉上兩個同學做合夥人,並親自參與所有環節,不到半年的時間,就收回瞭前期所有投入。
餐廳入口處的機器,投入硬幣後就會吐出一塊簽語餅,並附有年輕人頗為熱衷的“喪能量”語句。
從2012開始,殷良、張靚夫婦已經自創瞭4個品牌:
2012年,丸初章魚君,以創意把街邊小店開進購物中心;
2014年,Aza Aza!芝心年糕料理,韓式年糕火鍋街邊店改造升級,開進商場;
2016年,一籠小確幸,港式點心和花樣糖水;
2016年,美拉得反應,外帶西式輕餐,推出“一杯搞定一餐”的概念,日售約500杯。
“內部調試暫停營業”的標牌立在卷簾門背後。
目前,“一籠小確幸”在上海共有9傢門店,在北京和浙江也各有2傢門店。記者瞭解到,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根據調查情況,依法從嚴對“一籠小確幸”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。
空無一人的店。
正如“一籠小確幸”的官方微信所說,該店英文名稱“LIST”寓意是Life is so tough,初衷是希望能在艱難的生活裡給大傢帶來一點微小而確實的幸福,而過去幾天是該品牌從成立至今最艱難的幾天。
對於當下的那些網紅店而言,如果隻會玩“互聯網+”的創新模式,而忽視瞭產品質量和消費者權益,恐怕難逃“花無百日紅”的命運。
(原標題:視線 | 網紅“一籠小確幸”上海所有門店關閉,起底28歲創始人夫婦的商業版圖)
收購餐飲設備
(責任編輯:DF319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